黄公望的入仕与奉道 (黄公望 图片来源自网络) 黄公望(1269-1354)①为元代画坛四家之首,擅画能诗,诗赋多见于《元诗选》、《全元文》,其山水画作笔意苍茫、简淡深远、构图独特,在中国画史上地位赫然。黄氏画作传世较多,如《丹崖玉树图》、《九峰雪霁图》、《天池石壁图》等,其中最享盛名者当推《富春山居图》。该图黄公望晚年耗时数载而成,被誉为“画中兰亭”,清初因遭火燎断成残卷,更是平添一段传奇。残卷前段名《剩山图》... 道教文化 2024-12-31 0
黄帝内经和内经图的前世今生 (资料图) 在中国的上古时代,有一个能人叫黄帝,他和释迦摩尼一样也是个王子,为何都是王子呢?当然有其因缘。 在那个时代,由于战争的残酷和疾病的流传,困扰着人们的生存,使人类的寿命很短。黄帝就是那个年代智慧超群的人物,他知道宇宙的秘密,人要生存下去,必须保持着强壮的生命力,而且是较长的生命,这样才能使生命符合宇宙规律。 黄帝借助于天宇的智慧,一夜间了解到的秘密。天宇虽然赋予了人的生命... 道教文化 2024-12-31 0
高雄道德院金狮湖畔诵经声 在高雄地区的大庙中,首推高雄道德院。高雄道德院坐落在覆鼎金的金狮湖畔,倚山面湖,宝穴天成,在翁太明住持勤奋经营下,已成培养女高功道长和法师的摇篮。庙内现有一百多位女高功道长、法师及皈依。庙内主祀太上道祖、三清道祖、玉皇上帝、四御大帝、三官大帝、南北斗星君、至圣先师、观音大士、玄天上帝、张天师、太乙救苦大天尊、南极仙翁,每逢神明圣寿,庙内就诵经祝寿,以致庙前金狮湖畔... 道教文化 2024-12-31 0
青岛市道教协会会长讲坛暨玄门讲经交流选拔活动举办 5月30日至31日,青岛市道教协会会长讲坛暨玄门讲经交流选拔活动在崂山太清宫举行。全市道教界共40余人参加活动,其中有11位玄门参加讲经选拔比赛活动。 本次活动以“全面从严治教”为主题,对道教教义阐释、推动当代道教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教中国化深刻结合和阐释等内容进行了解读和交流。 11位参讲道长围绕主题,结合个人学修实践,引经据典、析理入微... 道教文化 2024-12-31 0
青海道教与其他宗教文化的互动 青海道教文化深厚,青海地域文化在道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源于昆仑山崇拜的昆仑文化是道教文化仙山崇拜的根底。 青海道教传播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宗教和睦共处、相互交流,为维护青海宗教和顺发挥了积极作用。青海道教文化在吸收其他宗教文化的同时,也在影响其他宗教文化,互动融汇。 在青海,道教与藏传佛教相互吸收和融合。一方面,道教对藏传佛教元素进行了广泛吸纳。如乐都县引胜乡的“武当山道观”... 道教文化 2024-12-31 0
隋唐道教重玄哲学与 魏晋以来不大受道教重视的老庄著作,列入道藏太玄部首经 ,成为唐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道经。道教在唐代建立起了相当系统化的道教哲学体系。 重玄之道即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 之又玄,众妙之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性是指众生禀赋于道或道 同一的不变之性。众生即是道,道中有众生,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在唐代崇奉 道教,即有上的利用... 道教文化 2024-12-31 0
雪漠选择对修道的重要性 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我十岁的时候,不是生活在贫穷的乡下,而是生活在喧嚣的大城市,我会怎么选择?假如我不是出生在农民家庭,而是出生在富有的家庭,父母都是当官、做生意的,我会怎么选择?假如我最初不是清贫的小学老师,而是进入了一个热闹的、充满的环境,我又会怎么选择?假如我还没有证得心灵的自主,就接触了诸多的繁华和精彩,我还能像最初那样,守住宁静和质朴,脚踏实地地走到今天吗?不好说。现在... 道教文化 2024-12-31 0
陕西道教学院举行教育暨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4月27日,陕西道教学院举行“教育暨《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解读”讲座。讲座由马宝军老师主讲。 马宝军老师从《办法》规范的行为、《办法》规定的违法互联网宗教信息与行为、合法开展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规范发布互联网宗教信息等方面对《办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通过学习,进一步在全体师生中牢固树立了总体观,提高了依法履行维护、荣誉的自觉性,增强了意识和法治意识... 道教文化 2024-12-31 0
问道集 《问道集》一 序诗 迷津欲有问, 渔歌入浦深。 世界微尘里, 道由白云尽。 曲径通幽处, 潭影空人心。 真源了无取, 柔气转时新。 老子创立无为学说,后世对无为的解释多持己见:哲学家谈无为,道家也谈无为,道家无非以玄谈玄,把无为说的玄妙至极,神秘莫测,我的主张是化玄为实。 “造化所以为造化者,天地水火而已矣。《易》卦虽有八,而实唯四,何则?风即天气之吹嘘,而下交于地者也,山即地形之隆起... 道教文化 2024-12-31 0
道是不息的生命活力 中国人喜欢说“求道”、“学道”、“明道”、“行道”、“弘道”,中国人相信宇宙、社会、人生中有终极的真理,它指示出一条最健康的路,那就是道。循此而为,是为有道;沿此而行,是为正道。那么道究竟是什么?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可见道的真义是语言难以充分表述的。但他写的《道德经》五千文却透露出道的奥秘之所在,其实就在一个“生”字上。道的特点:一是能生万物而非他物所生,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道教文化 2024-12-31 0